社会学基本概念:全球化(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全球化
让原本在地理空间上散落分布的人口距离变近、交流增加,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community of fate)或者全球社会(global society)的各种过程。
1 起源与历史
建立一个全球性人类共同社会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时期(Enlightenment period)对于“统一人性(‘humanity’ as a whole)”是否可能的讨论。到19世纪,这种讨论逐渐增多,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洞察,涂尔干(Durkheim)关于劳动分工超越地域限制的研判,等等。然而,直到1961年,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才首次出现在辞书类出版物里,而经济学家频繁使用这个概念,则要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
社会学对全球化命题的早期研究,一个著名的点是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Wallerstein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超越国家边界,构成了一个世界体系,体系的核心是相对富裕的国家,边缘为贫困国家,两者中间为半边缘国家。关于全球化讨论的深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彼时,跨国公司快速发展且权力越来越大,许多人开始担心民族国家走向衰落,跨国贸易集团和地区性政治经济实体(如EU)兴起,交通方式的发展和便利使得跨国旅游和移民日益普遍,再有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令国际即时通信成为可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概念已经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话语体系,对这个学科几乎所有分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0年后,COVID-19 epidemic 之下,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出现波折,甚至已经开始逆转。
2 含义和解读
全球化从何而来,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关于这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球化提醒我们,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潮流,在这个过程和趋势下,世界各个角落相互依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统一的全球社会一定会到来。全球化有多个维度,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对一部分人来说,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维度,包括金融交易、贸易、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劳动的全球分工以及一个全球金融体系。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口迁徙加速,交通和居住随之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变得更加具有流动性。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更为重要。Robertson(1995)发明了一个概念——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即全球特性和本地要素的融合,来捕捉和把握本地社区是如何积极改变全球化进程,以使之适应当地独特文化的。也就是说,全球化过程是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多向流动。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关注政治的全球化,强调地区性和国际性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比如联合国与欧盟。这些机构把民族国家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凝聚成一个共同的决策平台,协调这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过程。
全球化的提速,一般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快速全球化的过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世界某个角落的决策会对另一个遥远的角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民族国家这个迄今为止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主角,似乎荣光不再,往日的权势和控制能力逐渐消逝。
3 批判和讨论
全球化理论家认为,全球化过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学者持保留意见,认为这种观点有些夸大其词。批评全球化的学者(又叫怀疑论者)争辩,尽管与过去相比,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确实增加了不少,但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还没有出现。相反,大多数贸易交流仅限于某些特定的地区内部,比如欧盟、亚太和北美。这三个区域性经济体相对独立运作,持怀疑意见的学者也因此指出,那些认为一个全球性世界经济体已经出现的想法,显然有些过于超前了。
同样,认为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之作用的观点,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挑战。现实告诉我们,在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签署贸易协定以及制定经济自由化政策方面,国家政府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并不会必然导致民族国家的削弱。即使国家之间的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政府依然保留了大量权力,并采取一种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快速全球化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因此,全球化不是一个朝着紧密整合发展的单向过程,而是双向互动、可能导致多种结果的潮流。
从2021的当下看,上述批评可能越来越重要。对于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制度的国家,全球化可能确实消弭了边界。但对于另一种意识形态、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后,这部分国家的民族主义抬头,出现了一种全球化对抗,或者,对现有全球话语体系的改写。
4 意义和价值
对社会学而言,全球化是一个基本概念背景,因此,大量研究都会涉及这个主题,比如跨国恐怖主义、社会运动、冲突和战争、移民研究、环境社会学、文化多元主义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大规模全球化的意外结果开始被逐渐发现。例如,Renard(1999)关于“公平贸易”市场的萌芽和壮大,这种交易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向发达国家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消费者推销商品,给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经营的生产者更多、更公平的利润分享。全球化过程主要被那些大型跨国企业所主导,小微企业要想挤入这个市场,困难异乎寻常。然而,Renard却发现,经济全球化实际上缩小了这种差距,小微企业能够找到手段和途径参与全球贸易,并逐渐发展壮大。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化(在这个案例中指咖啡豆的公平贸易)是如何向小微生产者敞开大门,帮助其实现成功的。这之所以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人秉持公平和团结的基本价值观念,共同参与到公平贸易活动里来。
如果全球化还存在一个政治的维度,那么我们就应该能看到超越本地和国家界限的社会运动,但研究显示,这种运动似乎不多见。绝大部分运动的诉求都指向当地或所在国家,鲜有全球性的目标指向。
全球化的评估指标差异很大,但是Martell(2016)的一项研究回到了我们熟悉的主题——不平等。在这项研究中,他认为,尽管许多社会学家把全球化部分或主要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及物质利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马特尔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世界主义理论(cosmopolitan theories,即在政治理论中,相信所有人都有权得到平等的尊重和考虑,无论他们的公民身份或其他隶属关系如何),认为该理论对跨国政治领域的出现及发展的预测过于乐观。退一步讲,即使这样一个政治空间确实存在,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均衡的过程,现实已经存在的不平衡和权力机会的分化,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复制和再生产。举例而言,全球自由迁徙运动最后将导致“那些最不需要自由迁徙机会的富人精英获得了最多的自由,而对自由迁徙机会最为渴求的穷人,则受到最多的人身限制”。对于Martell而言,文化变迁确实重要,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依然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驱动力量。
这个理论类似于,将袋子里的散沙抖一抖、颠一颠,压实,颗粒之间距离减小,自由度降低?富人在上头,穷人在下头。而全球化是施力者。
发现这种不断封装之后,话语体系越来越复杂,会有一天,复杂到混乱以致于无法对话的程度嘛?